如何保證學齡期孩子的心理衛(wèi)生

本文Tag標簽:早期教育??

  學齡初期是指7~12歲這一時期。這時期,腦的重量在繼續(xù)增加,同時,其他各種心理過程都得到增強,有意識的支配能力也加強了。這一切都為兒童進入小學學習提供了生理前提。從此,兒童開始以學習為主要活動。

  兒童入學后,首先要培養(yǎng)兒童的正確學習動機和態(tài)度,更要引導兒童對學習發(fā)生興趣,使之成為日常行動。倘若兒童對入學缺乏認識和興趣,家長靠恫嚇或強制的辦法,這不僅無效而且有害。兒童拒絕入學的原因很多,有的學校功課過難,教師過于嚴厲,或對學生的問題處理不當;有的來自家庭,如父母經常由于孩子完不成作業(yè)而打罵責備孩子,或由于家庭不和而導致孩子情緒不安苦悶。還有一種原因,孩子一進學校就不可克制地產生嚴重焦慮和恐懼,故拒絕入學。這叫“學??謶职Y”,是神經官能癥中的一種。治療辦法,首先要了解產生恐懼的原因和設法消除各種不良因素,針對孩子的特點,加以鼓勵和引導。

  初入學的兒童要照料自己吃飯、穿衣和整理書包等,不要事事依靠,或由別人代做。如果父母遷就、溺愛,或不相信孩子的能力,給予過分的照顧,就會損害孩子獨立性的發(fā)展,而養(yǎng)成懶惰和依賴性等不良個性品質。初入學的兒童,一開始就要求他們按時上床、早起、上學和完成作業(yè),這對養(yǎng)成遵守規(guī)則和紀律性都有好處。

  現在家長和教師普遍關心的一種病,叫做小兒多動綜合征。這種病的核心癥狀是:小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暫,容易因外界影響而轉移,故又稱注意缺陷障礙。治療辦法,應考慮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,既要豐富多樣,講解時又要生動有趣,以吸引他們的注意。這種小孩在監(jiān)督下,往往可以坐較長時間,要培養(yǎng)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紀律性。有些家長還不認識這種情況是病,往往采用鞭打辦法,企圖制止住小孩的調皮和愛動,強迫他們學習。在鞭打無效時,才考慮到病,而到醫(yī)院就診。孩子由于經常遭責打,養(yǎng)成膽怯、畏縮和自卑心理,也有的走向另一極端,就是說謊、逃學、破壞,甚至出現犯罪行為。家長責備打罵孩子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,限制孩子獨立性和創(chuàng)造性的發(fā)展。對孩子要講道理,循循善誘,并貫徹“獎懲原則”。

  家長溺愛孩子會養(yǎng)成孩子的依賴性,遇有困難就退縮。具有這種個性的孩子,在不強的刺激下就可以發(fā)生神經官能癥,或其他精神疾病。因此,家長的溺愛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,是一種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。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是愛而不嬌,嚴而不打,愛管并重。

  在正確的教育影響下,孩子在學齡初期完了的時候,各項心理過程均得到發(fā)展,并達到一定水平,為進入少年期準備了條件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